高新区教育和体育事业中心
标题: 高阳小学简介
索引号: /2025-5270648 文号:
发文日期: 2025-03-01 发布机构: 高新区文教与卫生事业中心

高阳小学简介

发布日期:2025-03-01
  • 字号:
  • |
  • 打印

1.办学性质:区属公办

2.主管部门:淄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教育和体育事业中心

3.办学地点:山东省淄博先创区北高村

4.联系方式 0533-7750327

5.办学规模:现有11个教学班,300余名学生,教职工30人。

6.办学条件:学校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相对独立,教学楼红色系,布局科学合理,环境优雅,文化气息浓郁。学校设有录播室、美术教室、音乐教室、舞蹈室等功能室,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

7.办学特色:学校教学富有特色。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结合学生和学校实际,开设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并开设足球、鹧鸪戏等十余个社团

8.师资水平:我校教职工目前有正高级教师1名,副高级教师十余名,区级教学能手、骨干10余名。

9.荣誉奖励:教师敬业乐教,学生勤奋好学,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学校办学水平逐年提高,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学校先后获得了“临淄区学校管理先进单位、“临淄区教学工作先进单位”、“临淄区艺体工作先进单位”、“临淄区教育科研先进单位”“淄博市数字化校园”、“淄博市优秀交通安全示范学校”、“全国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等荣誉称号。

10.历史沿革:高阳中心小学始建于1913年3月。近年来,高阳中心小学人在研读乡贤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基础上,深刻领会“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的要义,提出创办耕道教育品牌学校,确立校训“和谐生态 自由生长”,核心价值观“平等 民主”,育人目标“培育真善美的人”。

11.特色介绍

  努力顺应小学生的天性,尊重孩子的生命,让每一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让教育回归到和谐、本真,让生命在阳光生态中自由生长。办学效果深受教育界的认可和广大群众的好评。

全力构建彰显生命之美的“真善美文化”,以美的文化元素提升师生的思想境界,以美的精神塑造师生的优雅行为。精心设计了耕道教育主题广场、打造了学校发展愿景文化墙、建设教师发展共同体文化、发展班级特色课程文化、构建向善润德德育文化,把学校打造成了生机勃勃的“文化大花园”。

  在规范办学的基础上,认真落实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培养学生扎实的基础知识、灵活的思维、合作意识与自我管理能力。突出构建切合农村孩子实际的学校特色课程,培养学生的意志力、理想信念、健康体质、兴趣爱好等方面。

  孩子们接受学校教育后,带到社会上最重要的教育结果是良好的品德,好的品德就是真善美的和谐存在,一切的教育改革最深处就是品德教育。为此,学校着力做好三项工作,一是构建合理的生活化德育模式,二是建设体验式的德育课程,三是创立适应农村小学的主题德育活动。

 教学的本质是以课程目标为方向,以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为目的,引导学生有效学习的生命活动。学校总结出了小学语文、数学、英语、地方教材、校本教材的教学模式,按照“主体、多元、和谐、生动”的原则,在每节课上落实好明确的教学目标,开展以教师为引导、以同伴为互助、以学习为核心的学习活动,以提高学生学习有效性为标准而合理利用教学手段和策略助力孩子们生命生长。

利用“向善润德学生成长手册”,从文明礼仪习惯、生活卫生习惯、学习习惯、健体习惯、审美习惯五个方面对学生的基础素养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价,通过这些基础评价培养学生终生受用的良好习惯;加强阳光少年、阳光班级、阳光家庭的评选,对学生进行学校、家庭、社区的多方位评价,以点带面,让榜样带动,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从学术素养、专业精神、审美情趣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生长性评价,这些指标均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通过对生长性指标的定性和定量的评价,引领学生实现更高层次的个性发展。

学校根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厚土壤,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优秀文化基因,立足于高阳实际,传承和发扬鹧鸪戏戏曲。学校和上河村鹧鸪戏传人张文峰团队联合开展工作,着力建设鹧鸪戏学校课程,落实“百年鹧鸪戏,传承真善美”的目标。学校戏团先后参加了中华梦校园情山东省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淄博市中小学生百灵艺术节、临淄区教育系统素质教育汇报演出、朱台镇文化下乡演出等,连连获得优秀成绩,为鹧鸪戏走向更广阔的空间作出了贡献。2017年12月被教育部命名为:全国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

    2022年1月,划转为淄博市高新区先创区管理。

2024年,与高阳中学合并成为九年一贯制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