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2023-2024学年度教学工作计划 | ||
---|---|---|---|
索引号: | /2023-5444895 | 文号: | |
发文日期: | 2023-09-01 | 发布机构: | 高新区教育和体育事业中心 |
教育教学工作计划
2023-2024学年度
一、上学年工作回顾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基础教育重点工作任务的要求,现对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以下总结:
(一)在双减背景下,努力做到五育并举
1.坚持教书育人,德育为先。根据我校的现状,完善德育工作体系,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深化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协同育人。加强对于学生的思想引导,突出政治启蒙和价值观塑造,充分发挥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的育人作用。
2.提升学生的智育水平。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开足开全课程,并且要求教师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实施教学,着力培养学生认知能力,促进思维发展,激发创新意识,确保学生达到国家规定的学业质量水平。
3.强化体育锻炼、提升学生身体素质。每学期,开足开全体育课,并且设置阳光长跑大课间、课外体育活动课程、篮球社团以及足球社团,确保学生每天体育活动的时间不少于一小时的同时,发展学生的体育技能。
4.加强美育熏陶。开足开全音乐、美术、书法等课程。利用社团时间开展美术、音乐、陶艺、扎染社团,学生在活动中得到进步、提升。
5.加强学生的劳动教育。开设劳动课程以及综合实践课程。通过授课,让学生对于生活实践、劳动技术有所体验。同时,利用暑假、寒假开展相应的家务劳动活动,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劳动的快乐与价值。
(二)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
1.我校按国家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规定开齐开足体育、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
2.认真落实大课间活动,每天上午第二节课后进行30分钟的校园阳光长跑大课间活动。根据学校课程的设置,在没有体育课的当天,下午第四节课安排相应的课外体育活动课程。活动内容有篮球、羽毛球、跳绳、长跑等多项内容,鼓励学生加强体育锻炼。教务处、艺体组加强对活动的落实、指导和监督,以保证学生每天在校体育活动不少于1小时。
3.为加强对于学生的劳动教育。制定每个级部的劳动教育清单以及家务劳动评价表。每月对于学生的劳动教育进行评价表彰。
(三)强化学校的教育教研
1.根据我校小班额、学生生源差的现状。组织实施小组合作是教学,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启发学生独立思考,从而逐步提升学生的听讲以及思维能力。同时强化各教研组每周的教研活动,针对于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组内研讨、解决。
2.严格落实课程方案,积极进行“新课标”学习,组织了所有教师的“新课标”测试。
3.加强对初四中考、初三小中考教师的教学管理,教师们发扬“拼上、靠上、豁上”的精神,发挥出“初四团队”“初三小中考团队”的集体合力,认真研究学情,因材施教。
4.为进一步为进一步提升作业质量,学校召开作业专项治理大会。在会上,对于作业优秀的同学以及班级提出表彰,并且学生分享自己学习的经验。
5.根据学校发展的实际,为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学校根据每次学业水平诊断的情况召开教育教学工作会议,对于考试的情况进行分析,并且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四)加强传统文化的渗透
每学期开设传统文化课程,加强学生对于传统文化以及齐文化的了解,同时强调各学科教师语文、历史等在备课时注意渗透传统文化的讲解。从而增强学生对于我国和我们当地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热爱。
(五)严控书面作业总量以及作业的布置方式
根据我校的实际,我校制定《学生作业布置、批改、评价规范》的作业管理制定。 加强对于作业的管理,严格做到以下几个方面控制书面作业不超过90分钟,有《学生作业记录单》、《教研组长抽查用表》等记录表格,要求语数英三科书面作业每科控制在30分钟以内,其余学科以实践性作业、口头作业为主,尽量不布置书面作业,作业布置要体现分层。同时,严禁教师用手机布置作业。所有作业教师全批全改。并要求在班级家长群进行公示,接受家长的监督。教务处对此进行不定期的抽查。对于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各班主任在学校公示栏进行公示,以加强对于学生作业完成情况的督促。
(六)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帮助学生高效学习
1.考试管理
我校对于考试管理方面在《张店区第十一中学学科教学常规》中做出明确的规定:
(1)每学期由学校统一组织期中、期末两次学业水平诊断,在考试过程中严肃监考纪律,严禁弄虚作假,认真批阅试卷。
(2)期中、期末两次学业水平诊断严格执行教研室所规定的考试范围,坚决杜绝超前学习。
(3)试卷一律采用等级评价方式,对于学生的考试成绩坚决不公布、不排名。
2.课后服务
我校针对课后服务制定《张店十一中课后服务方案》,并且严格按照方案执行,课后服务主要以社团以及教师单独辅导为主。坚决杜绝讲授新课、布置新作业等。一切从学生的减负出发,不加重学生负担。
3.学生的睡眠量
我校严格规定学生到校时间不能早于7:30,学生打扫完卫生进教室后,不统一安排教学活动,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第一节上课时间为8:05。班主任督促家长保证学生按时就寝。保证学生晚上至少9小时的睡眠时间。对不能按时完成作业的学生利用课后时间进行针对性答疑和辅导工作。
4.严控教辅资料
(1)除上级部门提供的《淄博市2020年中小学教辅材料推荐选用目录》中的教辅资料外,学校严格控制教辅资料,严格做到“一科一辅”,加强学生用书管理,坚决不征订其他各种练习资料和复习用书,同时也不向学生推荐其他学习资料,并严禁教师向学生推荐练习资料和复习用书,以避免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和家庭的经济负担。
(2)组织学校教师通过问卷考试的形式学习和了解《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和学校教辅征订的相关规定。
5.加强手机管理
根据我校实际,制定《张店十一中手机管理制度》,对于手机进入校园以及手机的使用做出明确的规定和要求。并且在家长群每周汇总学生手机使用的时长。对于严格遵守制度的同学进行表彰。
(七)多元化的评价
加强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理念。为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夯实学校育人目标,选树“有一个好身体、一份自信心、一颗好奇心、一种自控力”的先进典型,示范引领强全校学子向上向善,从而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学校每学期评选表彰“张店区第十一中学四有新时代好少年”10名。其中,健康之星(身心)方面2名;阳光自信方面3名;乐于探究方面2名;严格自律方面3名。
二、本学年的收获
(一)加强对初四中考、初三小中考教师的教学管理,教师们发扬“拼上、靠上、豁上”的精神,发挥出“初四团队”“初三小中考团队”的集体合力,认真研究学情,因材施教,今年的中考、小中考成绩取得了令人基本满意的成绩,中考基本完成指标生的录取,小中考过关人数达到40%。
(二)申报了区级“强镇筑基”课题研究项目,结合我校区级在研课题及课改需求,申报《农村小规模学校学生学习“四力”开发的策略研究》课题,更好地助力我校课改,提升教学质量。
(三)申报了高新区乡村名师工作室,做好名师工作室的管理工作。 我校张群老师申报成立了张群语文乡村名师工作室,按照区名师工作室的相关活动要求,对名师工作室活动进行督促和检查,确保名师工作室活动有成效。
(四)利用淄博市交互式授课平台进行每周至少12节的网上直播课及教研活动直播,通过教师精心备课、教研组磨课等方式提升了教师的备课水平。
(五)加强“双减”工作的管理,一年来无违反政策事故发生。
三、不足之处
(一)对于学校施行的措施,在实施过程中落实不够到位,容易出现虎头蛇尾的现象。
(二)教师对于《新课标》的学习深度不够,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教师布置作业实现了作业分层设计,但是作业设计的有效性还需进一步提升。
四、新学期的教学计划
(一)教学工作目标
1.全面落实义务教育课程方案,突出落实好劳动教育、戏剧等艺术教育课程。
2.全面更新新课程理念,逐步推进新课标落地。
3.全面落实有效的研修,加快提升教师课程实施水平。
4.全面推进课题研究,推动课堂教学方式的有效改变。
5.结合我校“后茶馆式”教学课改对三种基本课型(新课、复习课、作业讲评课)进行探索研究,以提高课堂效率,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6.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落实教学质量管理的常规要求。
7.强化国家课程实施的学校行为,支持教师的教学探索。
(二)主要工作措施
1.教学常规管理方面。
(1)严格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和新课程标准,开学初规划好课程设置,根据教师所教学科常态化组织教师“新课标”的理论学习,认真参加线上线下的各种“新课标”培训,让每一教师吃透“新课标”,更好地指导教师教育教学。
(2)定期组织初四毕业班、初三小中考科目教育教学工作会议,从新学期一开始,就组织教师研究学情、如何挖潜进行调研,继续发挥“三上”精神,加大培优力度。
(3)抓好备课、导学案的规范。强化单元备课以及二次备课。
(4)抓好听评课。根据学校安排文科与理科间周出课,强化本组内教师的听评课,并且加强教研,通过磨课、听课、评课提升教学质量。同时强化全校教师的听课,听课后进行认真的反思,根据校本培训时的听课规范进行听评课。
(5)抓好辅导工作。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加强对教师辅导工作的检查。要求教师有针对性的做好辅导工作,抓两头促中间,加大培优辅差力度。
(6)抓好教学质量检测工作。加大对教学质量的检测的检查工作,要求教师每上完一个单元, 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设计符合学生实际水平的检测题。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并对成绩下滑严重或止步不前的科任教师进行单独谈话。
(7)加大教研教改的力度。加强教研组建设,正常开展教研活动,并建立考核制度,定期召开教研组长会议,分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方法和途径。
(8)召开运动会、艺术节活跃校园文化氛围。
2.转化教育教学观念,强化质量意识
(1)强化“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的思想认识。
(2)抓住我校小班额的特点,采用“小组合作”“分层教学”“分区教学”“个别辅导”“传帮带”等形式进行课堂教学和课后辅导,做到“堂堂请”“日日清”“周周清”,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重视师资队伍建设
教学成败的关键在于教师,课改进展如何,关键又在于教师。本学期要狠抓“五个落实”
(1)落实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新课标”,要求教师认真理解特别是任教科目的要求,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认真备好每一节课,期末写好学习心得。
(2)结合校本教研教导处和骨干教师落实对青年教师、教学基本能力比较薄弱的教师的培训工作,教导处和骨干教师要深入课堂听课,提出合理的指导性建议,实现以老带新,以新促老,新老互补,共同提高的目的。
(3)落实教师的听课、评课工作管理,采用“走出去、请进来”和校内教师间相互听课的方法,创造机会安排教师多听课。每节课要有评课建议。教务处定期检查教师听课、评课情况,保证听课和评课质量。
(4)结合区教研室的教学工作计划对教学教研能力强的学科骨干教师,创造机会给他们,让他们挑担子,承担课题主持人,使他们在工作中得到提升,实现飞跃。
(5)期末落实各项资料的整理和工作总结,积极组织教师写好教学论文和教学总结,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4.立足课堂,深化教学改革
(1)进一步强化集体备课管理,保证备课有效性。每周以语数英、物理化、政史地生、艺术学科组等为单位,组织不少于1课时的集体备课。以教研组集体备课为基础,围绕着“后茶馆式”教学课改的相关要求,教研组内每位成员准备好一节课的完整备课课件,进行这节课完整的说课,教研组内成员进行听课、评课,及时进行修改。继续推行教研组内研讨课,要求做到按时听课、及时评课。
(2)整合教师教学资源,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组织各教研组整理、积累本学科的教学课件和学案,做到资源共享,提高备课效率。课件和学案要适合我们的校情,要针对我们的学生,适合我们的学生使用,做到循环使用,提高效率。充分发挥录播室的作用,鼓励教师进行录课、晒课并进行优秀课堂案例评选。
(3)做好教师教学实践反思及读书心得的统计及反馈工作。本学期教师单周围绕“后茶馆式”教学实践提交教育教学实践反思,双周提交教育教学书籍阅读心得,通过这种方式推动学校的课改前进,督促教师从专业化学习中思考自己的教学,从优秀教师和优秀案例中找到提升教学的思路和方法。科研处会对教学反思的检查做到及时检查反馈。
(4)配合教务处完成“后茶馆”教学课堂实践晒课活动,做好教师出科安排及课后教师评课记录及反思,通过真实情境下的教学实践推进学校课改前行。
5.组织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素质
(1)各年级继续抓好大阅读、书写等工作,教务处将定期组织学生进行书写比赛。
(2)理科坚持每天一次作业,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布置适量的作业并及时批改和评讲。教研组定期组织学生开展小型理科智力运动会。
(3)继续抓好学生的作业书写,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4)抓好社团建设及开展活动,通过校内外的力量,有计划组织并开展好第二课堂,使学有余力的学生吃得饱,积极性得到发挥,个性得到发展。
(5)发挥学管会的管理正常化、正规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