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区统计中心
标题: 2023年高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索引号: 004218058/2024-5469025 文号:
发文日期: 2024-08-02 发布机构: 高新区统计中心

2023年高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日期:2024-08-02
  • 字号:
  • |
  • 打印

 

 

2023年,高新区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聚焦“走在前,开新局”,扎实推进“五大新高地”建设,工业生产稳健运行,服务业增势良好,消费活力提升,投资稳步增长,经济总体呈现进中向好、加快巩固态势,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新突破。

一、综  合

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2023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37.2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6%。分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 0.72 亿元,同比增长3.4%,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 0.08%;第二产业增加值274.29亿元,同比增长7.7%,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71.52%;第三产业增加值162.25亿元,同比增长4.8%,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28.39%;三次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别为0.2%、62.7%、37.1%。与上年相比,第一产业提高0.0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提高0.8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降低0.86个百分点。

二、农  业

农业生产形势平稳。高新区(不含先创区)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18978万元,同比增长4.2%。其中农业产值 6784万元,同比增长3.3%;林业产值620万元,同比增长13.4%;牧业产值4584万元,同比增长3.6%;农林牧渔业服务业产值 6990万元,同比增长4.8%。全年油料总产19.7 吨;棉花总产 0.12吨,蔬菜及食用菌总产4012.32吨。高新区(含先创区)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91334万元。其中,农业产值 30160万元;林业产值3013万元;牧业产值45856万元;农林牧渔业服务业产值 12305万元。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平稳运行。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09家,全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915.7亿元,同比增长6.1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0.75%。在统的67种工业产品中,产量增长的有34种,占50.7%。其中,燃气轮机、夹层玻璃、家用燃气灶具、家用房间空气清洁装置、光电子器件居前。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营业收入836.7亿元,比上年增长9.9%;实现利税97亿元,上升33.6%,其中利润69.5亿元,上升35%。

 

从四强产业看,新医药产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82%;新材料产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2%;电子信息产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8%;智能装备产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7.1%。

规模以上工业四强产业营业收入及占比情况

指标

主营业务收入

(亿元)

增长(%)

占比(%)

四强产业

665.8

17.3

79.6

其中:新医药产业

140

5.82

16.7

新材料产业

213.6

-4.2

25.5

电子信息产业

207.3

38

24.8

智能装备制造产业

365

37.1

43.6

 

建筑业稳步发展。全区资质内建筑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01.2亿元,比上年增长10.05%。其中,建筑工程产值87.17亿元,增长11.93%;安装工程产值9.99亿元,增长4.98%。建筑企业在外省完成产值2.41亿元,增长1.73 %。全年建筑业企业签订合同额155.16亿元,下降4.06%。其中,本年新签合同额93.35亿元,增长2.05%。全年建筑业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46.26万平方米,增长2.11%。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35.1亿元,比上年增长8.5%。分产业看,第二产业投资80.3亿元,增长25.5%;第三产业投资154.8亿元,增长1.5%。民间投资仍占主体。全年完成民间投资152.4亿元,比去年增长17.7%;民间投资占全部投资额的比重为64.8%。工业改建和技术改造投资46.3亿元,增长5.8%。全年在建项目累计351个,较去年下降20.8%。新入库项目75个。房地产市场平稳增长。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47.8亿元,增长12.0%,商品房销售面积51.6万平方米,增长5.0%。

五、规模以上服务业

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稳步发展。118家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52.38亿元,同比增长8.46%;实现营业利润13.11亿元,同比增长266.95%;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营业收入 60.15亿元,同比增长5.28%;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 29.92亿元,同比增长15.32%。

六、国内贸易

市场销售总体有所上升。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6.85亿元,同比增长9.7%。限额以上批发企业实现销售额1106.32亿元,同比增长11.0%;限额以上零售企业实现销售额91.32亿元,同比增长14.5%;限额以上住宿企业实现营业额0.87亿元,同比增长36.6%;限额以上餐饮企业实现营业额6.42亿元,同比增长16.1%。

限额以上批发行业中,中西药品类销售额同比增长16.7%,金属材料类销售额同比增长54.9%,煤炭及制品类销售额同比下降20.5%,化工材料及制品类销售额同比增长10.8%,石油及制品类销售额同比下降20.4%。从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情况看,各类消费品中有14个大类的消费品零售额实现同比增长。其中,粮油、食品类同比增长9.3%,饮料类同比增长186.6%,烟酒类同比增长47.7%,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同比增长22.3%,金银珠宝类同比增长47%,日用品类同比增长7.9%,五金、电料类同比增长43.2%,体育、娱乐用品类同比增长64.5%,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同比增长22.1%,文化办公用品同比增长1589.5%,通讯器材类同比增长7.1%,石油及制品类同比增长1.2%,汽车类同比增长18.8%

七、对外经济

对外贸易承压运行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150.9亿元,同比减少38.9%;其中,出口121.5亿元,同比减少43.6%,进口29.4亿元,同比减少6.3%。

财税金融

财税运行保持稳定全年实现税收收入62.25亿元,同比下降5.8%。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57.12亿元,增长15.7%,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61.77亿元,增长41.5%。

金融市场运行稳健。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达 687.6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3.8%。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619.8亿元,比上年末增长9.9%。

人口和居民收支

城镇化率持续提高。年末全区常住人口24.35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92.77%,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

居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全年人均可支配收入52700元。城镇居民人居可支配收入56097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208元。全区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2925元;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4067元;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3683元。

 

注:

1. 本公报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或初步核算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 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