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动态>地方事业动态

清廉建设激活希望的田野

发布日期:2025-03-28 10:18:29 浏览次数: 字体:[ ]

近日,党的十八大以来第13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发布,提出要“持续深化整治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扎实开展对村巡察,细化完善新时代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规范”。

在淄博高新区,宝山管理中心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乡村振兴总要求,全力推进清廉村居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以清廉之笔勾勒出乡村振兴的时代画卷。在管理中心东北方向的西尹村里,漫山遍野的松茸正撑开致富伞,深埋地下的丹参织就增收网。两年时间,荒芜林地变身百亩黄金种植带,“软弱涣散村”成为“乡村振兴突出贡献单位”,村党支部书记获评全市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擂台比武”二等奖。这场华丽变身背后,是廉政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政治监督筑基  锻造振兴先锋队


过去一年,宝山管理中心聚焦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开展集体资产管理专项监督,查阅28个村经济合同档案资料245份,进行个别谈话135人次,实地走访175人次,发现并解决问题16个,增加村集体收入17.5万元。

管理中心纪委筑牢做实政治监督,将干部的主动作为与监督的规范引导有机结合,确保干部在谋事创业中既保持闯劲又守住底线,为村居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生机与活力。

西尹村纪检监察联络站每月规范开展群众点单我来监督,构建起需求导向的线下监督机制,借助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实现群众线上监督,扫码即可查看党务村务、查询惠民事项,今年以来公开公示“临时救助审批”等各类村级事项18条。

通过线上+线下双模式,实现纪检监督与群众监督深度融合、同频共振。每季度召开阳光报告会,建立村干部与群众常态化对话机制,现场解答群众疑问,回应群众关切。村“两委”干部风清气正,干群矛盾悄然冰释,群众对村干部的信任感与日俱增,展现出全村上下团结一心谋发展的蓬勃气象。村党支部凝聚力、战斗力、向心力显著提升,成长为引领西尹村走向乡村振兴光明大道的先锋队,十年未决的集体林地纠纷迎刃而解,为产业发展扫清了障碍。西尹村“两委”班子秉持高度的政治担当,探索出了一条村庄由乱到治、由治到稳、由稳到兴的乡村振兴之路‌。


产业创新破局  激活沉睡资源库


谁能想到,如今空气中弥漫着菌菇清香的松茸种植基地,两年前还是杂草丛生的“纠纷地”?“这块地当时是外租地,引发多起纠纷。” 西尹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峰回忆道:“我们村‘两委’登门拜访承租人三十多次,又通过法院调解,最终成功收回了存在纠纷的300余亩林地,挽回了260多万元经济损失。”除此之外,西尹村还收回了合同不规范租赁土地100余亩,追缴拖欠承包费近20万元,解决了多年来因土地承包管理不善等遗留问题引发的信访矛盾,也为发展集体经济提供了宝贵的土地资源。

有了土地,如何盘活?村“两委”通过到户走访广泛争取村民意见,并在管理中心党委指导下,选定了适合林下种植的松茸和中药材种植生态致富路。

在松茸种植过程中,由于第一年种植毫无经验,村“两委”只能每天四处翻看菌丝状态,确认生长情况,直到第一颗松茸冒出头,紧绷的神经才得到缓解。

接踵而来的就是销售问题。为了打开销售渠道,村“两委”成员四处奔波,通过不断改进产品包装和质量,转变销售方式,终于与几家大型超市、高档会所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产品逐渐在市场上站稳脚跟。

2024年,西尹村松茸平均亩产鲜菇超过3000斤,亩均产值6万元,丹参产量超过180万斤,获利超过50万元。

今年,西尹村又把丹参换成了销售价格更高的黄芩。“我们和安徽亳州一家制药公司签订了合同,地里的黄芩,他们全收了。”西尹村党支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西尹村产业发展过程中,管理中心党委构建了全链条支持机制,党委书记带领班子成员常态化下沉一线调研指导,统筹协调电力、农业等部门修建变电站、完善灌溉设施,累计协调落实专项衔接资金、扶持补贴等超240万元;面对产销难题,组织村“两委”赴农业先进地区考察学习大棚种植技术,积极对接拓宽销售渠道;在遭遇自然灾害、设备短缺等困难时,第一时间协调落实烘干设备补助、灾后生产补贴等帮扶措施,并推动建成3座现代化蔬菜温室大棚,助力形成食用菌、中药材、设施蔬菜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为集体增收、村民致富注入强劲动能。

如今,“林下经济”“药田经济”“菜篮经济”已成为西尹村对外宣传的三张名片。“我们计划将种植基地打造成集种植、加工、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基地,走出一条‘中草药种植+农文旅融合’的特色发展之路。有中心党委的悉心指导和全力支持,我们村的集体经济发展一定大有可为!”说到未来的规划,西尹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峰信心满满地表示。


作风建设护航  畅通乡村振兴路


干部作风的好坏,事关乡村振兴的成败。保障乡村振兴战略稳步实施,深化作风建设是关键一环。没有过硬的作风,就很难有过硬的本领,更难以创造过硬的业绩。

西尹村前几届班子各自为政、人心涣散、村发展停滞不前。在管理中心纪委监督下,新班子坚持以团结担当凝聚发展合力,将廉政建设作为立身之本,坚持每年开展“两委”诺廉,严守纪律底线。把群众冷暖放在首位,事无巨细躬身力行,以实干凝聚民心,实现从“各打算盘”到“同心同向”的蜕变。如今的西尹村,清风正气激荡,干群齐心创业,连续三年无党员被立案审查,成为乡村振兴路上党建引领、清廉筑基的鲜活典范。

从“后进生”到“优等生”,西尹村用实践书写答案:乡村振兴,既要产业兴旺的“金钥匙”,更离不开廉政建设的“防护网”。事实证明,紧盯反复性顽固性、改头换面、隐蔽隐性问题,坚决破除特权思想和特权行为,就能更好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形成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生动局面。

2025年,宝山管理中心将全力推进清廉村居建设,发挥清廉片区示范效应,融合开展清廉文化活动,相互辐射带动,释放廉洁文化建设集群效应,串点成线发挥清廉村居建设示范引领作用。同时,以“小切口”解决大问题,从“小口深切”入手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找准找实群众身边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通过入户核实、随机走访、蹲点监督、大数据比对等方式找准找实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做到切口小、发力准、落点实,确保真解决问题、解决真问题。

今日的宝山管理中心,清风廉韵与产业振兴交响共鸣。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正以昂扬姿态谱写“产业兴、农民富、乡村美”的新篇章,为新时代乡村振兴提供鲜活注脚。

责任编辑:王婷 审核人:张建宁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