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区荣获全市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第一名”“一等”等次 | |||
| |||
近日,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2022年度区县、园区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结果的通报》,高新区在全市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中位列第一名,荣获“一等”等次。 2022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高新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委工作要求,以“品质提升年”为统领,持续深化“九大赋能”,各项工作稳步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呈现跨越发展强劲态势。GDP总量同比增长12.1%,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7.1%,固定资产投资额同比增长40.9%。 一年来,我们倾心倾力、科学施策,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效。 获批全省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先进集体,发放春风齐鑫贷1.51亿元,全面推行重点企业“白名单”制度和企业闭环服务模式,保障实现企业不停产、项目不停工、物流不中断,经济社会发展秩序全面恢复。 一年来,我们调优结构、做强集群,主导产业发展跃上新高度。 重点推进新医药、储能等5条全市产业链,“4+1”主导产业集群式发展呈现良好态势,高标准规划建设齐鲁储能谷、生物医药等园区,储能光伏一体化、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2个项目入选山东省未来产业重点项目,主导产业工业总产值占比72%以上。 一年来,我们实干为纲、项目为王,重大项目建设实现新突破。 对项目实行全周期考核管理,省市重大项目新开工数量和完成投资额均列全市第一,20余个重大项目实现当年开工、当年投产。省市重大项目数量、总投资、年度投资连续三年全市第一,项目融资争取政府专项债连续三年全市第一。 一年来,我们创新引领、搭建平台,创新驱动发展彰显新作为。 淄博科学城加速成势,被推选为国家高新区科学城合作联合体副主席兼秘书长单位。获批国家级众创空间2家,国家级孵化载体达10家,占全市67%。4家企业获批省级新型研发机构,总数达到12家,占全市55%。获批建设国家级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试点示范园区、淄博绿色化工与功能材料山东省实验室。 一年来,我们抢抓机遇、精准发力,“双招双引”结出新硕果。 全年省外到位资金同比增长51.4%,新引进过亿元项目同比增长50%,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7.1%。持续优化人才服务生态,组建人才发展有限公司,启动省内首个“人才数字大脑”,新增泰山系列人才7人,新引进青年人才7126人。 一年来,我们深化改革、对外开放,发展环境迸发新活力。 全省率先开展“工业项目全生命周期用地一件事”等改革,推出省内首张“勘验服务地图”,全面完成国企三年改革任务,推行国资投资项目建设市场化改革。综保区一线进出口总值、规上工业总产值分别增长105%、100%。欧亚班列常态化开行,全省率先开行莫斯科冷链班列,区域性国际贸易枢纽初具规模。 一年来,我们坚持产城融合、生态优先,城市面貌展现新形象。 23个全域公园城市建设项目全部完工,“廊桥连山,山水入城”的全域公园城市示范区初步成型。全面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建成、在建住房4万余套。全年生态质量指标(EQI)和PM2.5浓度排名均居全市前列。 一年来,我们坚持共建共享、改善民生,群众生活绘出新画卷。 新改扩建学校8所,第九小学和春风等5所公办幼儿园投入使用。高标准规划建设综合性医院、医疗服务中心等医疗卫生机构,不断完善养老服务体系。连续16年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连续11年顺利通过全国文明城市复审。 一年来,我们坚持党建引领、改进作风,服务发展水平实现新提升。 全面推行“一网三联+”治理模式,建设“红色驿站”106处、“齐新先锋驿站”72处。举办“干部进名校”浙大培训班、“高新大讲堂”等,建立全市首家园区党校,培训各级党员干部1.2万余人次。 综合绩效考核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指挥棒”。下一步,高新区将锚定建设全国一流创新型园区目标,加压奋进,主动作为,聚焦高质量内涵式发展,聚力做好“高”“新”两篇文章,深入开展“三提三争”,全力打造“五大新高地”,努力在全市奋力实现“3510”发展目标、“强富美优”城市愿景中当先锋、作表率、走在前。 责任编辑:李单旎 审核人:张建宁 | |||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