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国外垄断 激发创新活力 | |||
| |||
科技创新,是企业高质量发展之要。山东安得医疗用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得医疗”)立足高端医用耗材领域,对标国际先进企业,加强企业自主研发与高校合作开发协同发展,不断攻克关键核心技术,打破国外垄断,持续推进新产品的产业化,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动力。 唯一上市的国产耐高压PICC导管、耐高压中线导管,全球仅两家企业在生产的婴儿脐动静脉导管,以及鼻饲管、胃肠营养输注管路、微导管、PTCA球囊扩张导管、药物涂层球囊扩张导管……利用表面改性技术的高值医用导管系列产品一一陈列在安得医疗展厅,充分展示了企业科技创新的累累硕果。 成立于2003年的安得医疗,是位于高新区的一家创新型无菌医疗器械公司,企业规模居细分行业前列,技术创新能力处于行业领军地位,为中国医用耗材行业领军企业。然而,随着新材料产业的飞速发展,医用耗材行业产品的更新速度也是日新月异。在坚定不移搞自主研发和瞬息万变的市场机遇面前,如何在研发项目产业化及完善产业链条方面有新的突破,是安得医疗近年来谋划布局的重点。 “从国外供应商购买的亲水涂层材料,一公斤约2700美元。然而,供应商不仅赚取了材料费,还将专利等授权费用计算到下游使用该材料的每支产品上。这样算下来,平均每支产品涂层材料费用支出近20元。”安得医疗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受种种因素制约,安得医疗决定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攻克关键核心技术,以高质量、高性能产品为目标,打破原材料供应“卡脖子”难题,在降低企业成本的同时,实现从上游材料到下游产品的国产替代。 2019年底,安得医疗组建项目研发团队,开启了表面改性技术在高值医用导管产品中的应用研究及产业化道路。在淄博市及高新区各级部门的支持下,项目研发团队从起初的几个人增加到十多个人。2021年,安得医疗与浙江大学联合开发,引进15名专业技术人员,加快研究步伐和技术成果转化。 创新不能靠单打独斗,要集聚发展大力量,共同推动实现技术突破。企业自主研发与高校合作开发协同发展,也为安得医疗创新发展积蓄着能量。表面改性技术在高值医用导管产品中的应用研究及产业化项目,突破了表面超亲水性、超润滑涂层和抗血栓涂层2种医用导管表面改性关键工程技术,完成了肠内营养导管、血管介入导管、短期及中长期血管通路导管的开发,其中亲水涂层应用在鼻饲管、血管介入导管产品后,导管表面的摩擦系数稳定控制在0.03以内,达到了国外先进产品的同等水平。 “表面改性技术在高值医用导管产品中的应用研究及产业化是公司承担的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已建立高值医用导管产品生产线,打破了高值医用导管类产品国内市场被国际品牌垄断的现状,有效降低了患者的医疗费用,将引领高值医用介入导管器械产业技术进步,为我国高端医用器械产业跻身国际先进水平提供科技支撑。”企业相关负责人田晓雷说。在项目实施期内,该项目产品实现了产业化,新增销售收入5062万元,新增利润1134万元。 “原先,使用国外涂层材料平均每支产品费用支出近20元。现在,使用国内涂层材料已经降到了不到0.5元/支,而且各项性能指标与国外产品不相上下,充分体现了国产产品的质量优势和明显的价格优势。”田晓雷表示。目前,安得医疗与浙江大学的合作还在继续,技术改进还在持续提升。 产业要发展,创新走在前。安得医疗研发费投入连续多年占比5%以上。2022年研发经费超5.7%。经过多年的研发创新,多项产品在国内率先上市,填补国内空白。安得医疗取得国家专利153项,其中发明专利15项、美国专利1项;医疗器械注册证95项,其中三类注册证74项;参与和为主起草了39项产品行业标准,3项国家标准。在产学研合作方面,安得医疗不断拓宽、加深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先后与南京工业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安得医疗专业从事高端医疗器械研制工作,经过多年的资源积累与多家国家级检测中心建立了高效的沟通渠道,为研发创新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和检测服务。在平台建设方面,安得医疗设有山东省企业技术中心、山东省安全输液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两个省级创新平台,实验室通过了国家CNAS实验室认可。为高效引进人才,安得医疗在上海设立了研发分中心,主导高端产品的研制工作。 聚焦核心技术持续精准发力,加速产品布局,带来硕果满枝。安得医疗不断推出具有科技竞争力的高端医疗器械产品,市场占有率连年提高,2022年主营业务收入较去年增长超26%,利润总额较去年增长超30%,纳税超35%。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各级政府的支持与帮助。研发费补助、高企减免企业所得税、科技创新项目专项资金、“人才金政”等支持政策的实施,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大帮助,引导企业不断持续进行技术创新,引领企业获得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刘金昌 杨钰程 审核人:张建宁 | |||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