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动态>部门动态

入局!破局!立局!淄博科学城野蛮生长!

发布日期:2023-12-21 14:27:28 浏览次数: 字体:[ ]

早上7:30,北京南站,董晓霞坐上了南下淄博的高铁。9:50,董晓霞在淄博北站下车,坐上出租车。5分钟后,到达淄博科学城科研东区,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从上高铁到走进办公室,400公里路程,董晓霞总共花费了不到2个半小时。

董晓霞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数字农业农村研究院(淄博)的院长。“我们很多人都是家在北京,一周回去一次,平时在淄博工作。坐高铁两个多小时就能到,科学城离淄博北站也就5分钟车程,交通太方便了”,董晓霞如是说。像董晓霞一样,中农数院还有30多名研究员来到淄博科学城工作,便利的通勤、优越的工作环境,大大减少了空间距离感。

淄博科学城位于山东行政版图的几何中心,济青高铁淄博北站、青银高速淄博出入口近在咫尺,乘坐高铁到济南30分钟,到青岛70分钟,到北京2小时,到上海4.5小时。四通八达的交通优势,让淄博科学城拉近了与重要经济区的空间距离,成为中农数院等一批国字号研究机构选择科学城的重要因素。

2017年,淄博市集聚高端创新资源,以塑造又“高”又“新”发展新优势为目标,依托淄博高新区,高起点规划建设了淄博科学城,为全省科学城建设提供了示范样板。

如果说,淄博科学城从率先入局,到悄然破局,靠的是引进“智力”,优选企业,那么,淄博科学城的“立局”之谋又是如何实现的?

经过6年的摸索发展,答案逐渐清晰——平台,即建好、用好研发平台、服务平台和人才平台。

前段时间,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与淄博乐悠悠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就硅肥施用及管控技术服务正式签约合作,依托“中农数院”数字果园团队技术及人才力量,针对含硅水溶肥的特点、不同作物生长需求,开展含硅水溶肥的施用策略与精准管控技术研究,为乐悠悠农业打造不同农作物专用施肥系统模式,形成最佳施肥策略与精准管控技术。

中农数院落户淄博科学城以来,不断发挥平台优势,链接科企进行深度合作,通过加强科企融合发展工作计划性、促进科技平台共建共享、充分论证合作研究项目等方式,推进科企融合发展走深走实,共同推动相关技术的示范落地,助力农业的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

除了大力引进科研院所,科学城在配套研究设施上也下了大功夫,比如投资过亿元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该平台以淄博高新区先进陶瓷研究院为管理运营主体,总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建有电学性能室、光谱分析室、结构分析室、物相分析室等众多实验室,购置进口及国产仪器设备近400余台(套)。其中,X射线衍射仪、高性能场发射扫描电镜、蔡司显微镜(CT)、X射线荧光光谱仪,宽频介电阻抗测量系统、铁电分析仪、阻抗分析仪等仪器设备,达到国内领先、国际一流水平。该平台还有建有国内最优的功能材料电性能分析检测实验室,已取得CNAS资质认可,成为目前国内唯一一家具有资质的电性能实验室。

平台以公益性、开放性、共享性为自身定位,以共建共享模式为核心,与武汉理工大学、山东省内无机非金属专业高校进行资源整合与共享,服务于当地企业和研发机构,构建了“孵化器+研究院+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中试基地”全周期科创生态链。

截至目前,研究院已孵化科技企

业25余家,并开展各类工程转化项目。其中,5G滤波器和压电陶瓷等项目已完成产业化,孵化企业已分别入驻科学城新材料中试基地和电子信息园,进行产品研发并中试生产。

“平台运行以来,先后为近100余家企业开展了3万余项检验检测及质量评价服务,为淄博当地企业提供标准化咨询及业务指导服务,组织召开行业技术论坛与培训40余次。现已成为面向鲁中地区,提供项目研发、技术服务、专业培训、信息交流等多种功能的综合性服务平台”。无机非金属材料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负责人田静介绍道。

目前,科研东区A区27万平米已竣工投用,拟入驻企业及研发机构60家。其中,合作院士项目8个、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项目21个、省级实验室1个、国家级众创空间2个、高新技术企业6个、省级专精特新2个、省级新型研发机构4个、配套一流公共技术服务平台5个,这些科研机构、科技型企业的入驻增加了淄博科学城高质量发展的自信和底气,为建设“淄博市科技研发中心”注入了强劲动力。

“真的是说不出的激动。”山东亿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侯宁高兴地说。作为淄博科学城的入驻企业,山东亿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自去年以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该公司氢循环泵项目获得泰山产业领军人才项目(科技创业类),首次提出“中央真空系统”解决方案,在海尔规模化项目改造招标中,击败瑞典、德国等一众世界真空行业巨头,赢得这一订单。

在服务企业、赋能科技创新的同时,淄博科学城以平台为载体,引才育才。武汉理工大学省级专业研究生工作站已在研究院正式成立。每年均有近20名研究生在研究院进行学术研究,累计培养出近80名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领域涵盖功能陶瓷、结构陶瓷、压电铁电薄膜等多个方向。人才引进方面,中国工程院院士、泰山领军人才、双百人才等10多名专家项目落地孵化,为淄博科学城发展注入澎湃人才动能。

最近,淄博科学城中试区又传来好消息,山东鑫旭集团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核能放射性废物超级压缩减容系统”入选“山东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及关键核心零部件企业及产品认定名单”,该产品整体技术指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不仅解决了国内核电固废处理的难题,更是在核能放射性废物处理领域全部实现了国产化。

“科学城新材料中试区是2021年投入使用的,现在短短两年时间,厂房已经全部投入使用,同时开展考评机制,不断优化配置园区资源,提升入驻企业质量”,科学城新材料中试区负责人贾毅刚介绍道。

在科学城新材料中试区,25个中试车间全部热火朝天。如此火爆背后,是淄博科学城规划先行、不断升级和完善共建配套,构建研发、孵化、中试、产业化为一体的全周期生态链的不断积累。为了满足企业对中试区的需求,同时进一步拓展科学城辐射带动作用,淄博高新区筹建了新材料产业园,重点发展无机非金属材料、膜材料和高端金属材料等产业。

目前,已建成18.8万平米的定制厂房,大大减轻了企业二次建设成本。旭喜新材料、凯维思智能模具、工陶院纤维膜、气凝胶和技术创新中心等项目业已入驻。

2023年1-10月份,新材料中试区营业收入总计5.65亿元,同比增长23.57%;营业利润4334.48万元,同比增长21.69%;实缴税金3465.79万元,同比增长155.27%。

淄博科学城在野蛮生长!

责任编辑:田佳佳

审核人:丁训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