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动态>地方事业动态

常态化上门义诊救了农村老汉的命

发布日期:2023-11-20 09:12:22 浏览次数: 字体:[ ]

“感谢石桥中心卫生院的义诊服务、送医上门,让我避免了疾病危及生命的后果,感谢王金凤医生和其他医护人员的付出,让我及时就医。”近日,淄博高新区四宝山街道闫高村村民毕老汉将一面印有“义诊群众赞,诊治服务优”的锦旗送到了住院病房,衷心感谢医护人员对其疾病的及时发现、及时转诊和精心照顾。


前段时间,淄博高新区石桥中心卫生院的医疗志愿服务队到闫高村开展义诊活动。当时,自认为身强体健的毕老汉在“早癌风险因素调查问卷”填报时,诉说纳差、乏力,近1个月体重下降3.5公斤。

胃肠道症状,早癌问卷高危人群,短期不明原因体重明显下降,这些敏感的词汇一汇集,立即引起了内镜专业医生王金凤的注意。经过详细问诊和检查,王金凤建议毕老汉来医院进行进一步检查。

毕老汉带着对义诊医护人员的信任,来到了石桥中心卫生院。入院的心电图检查再次引起了王金凤医生的高度重视,心电图提示可疑前壁心肌梗死。经中心医院心电图室远程会诊,高度怀疑为前壁心肌梗塞。王金凤医生立即调整诊断思路,联系中心医院胸痛中心开通绿色转诊通道。毕老汉被紧急转诊至淄博市中心医院心内科治疗。经过急诊介入治疗,毕老汉心肌缺血症状得到了有效缓解。一提起这段经历,毕老汉就竖起大拇指,逢人便夸幸亏有了上门义诊才救了自己的命。

值得注意的是,淄博高新区卫健系统利用已建成的“杏林驿站”,定期选派中医专家走进社区(村居)开展义诊、中医疗法展示体验、中医讲堂等活动;组织辖区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特色专科和知名专家,每月不少于两次开展形式多样的义诊活动;各基层医疗机构依托与上级医疗机构组建的医联体,邀请上级专家参与到义诊活动中,充分发挥医联体专家的优势,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同时,结合科室特色,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健康科普大讲堂,广泛传播健康知识。针对辖区出行不便的就医群体,开展上门义诊,按需服务。

2023年以来,高新区卫健系统组织辖区卫生院进村提供医疗服务已成为常态,让居民畅享健康“大餐”。

“没想到医院的专家能来我们村免费看病、上门服务,为我们这些腿脚不便的农村老人就医提供便利。医生针对我的症状和病情制定治疗方案,使我重见光明,特别感谢!”西雅和村的81岁村民刘老汉说。

以上情况要从高新区卫固中心卫生院到西雅和村开展“义不容辞 诊爱相伴”健康义诊巡诊活动说起。刘老汉在眼科诊台前,讲述了自己近来一直感觉视力模糊,看东西眼花的情况。眼科主任袁媛一边安慰刘老汉,一边熟练地为其进行检查。

在做完详细检查后,刘老汉被确诊为白内障,需要手术治疗。考虑到刘老汉年龄较大,腿脚又不方便,高新区卫固中心卫生院安排专车直接将刘老汉送医治疗,免去其后顾之忧。

一周后,淄博高新区卫固中心卫生院眼科主任袁媛又接到了刘老汉的电话,“喂,是袁医生吗?你们那最近忙吗?我老伴也要找你做白内障手术。”电话刚接通,刘老汉就迫切表达了妻子想进行白内障手术的意愿。

了解情况后,卫固中心卫生院派出医疗服务队,将刘老汉的妻子接到医院。从术前到术后,袁媛医师都尽心尽责,耐心细致地为病人服务。

为精准落实省卫生健康委“四送四进四提升”健康促进行动,解决群众看病就医不方便等情况,淄博高新区卫生健康事业中心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积极组织开展“义不容辞 诊爱相伴”大型义诊活动,自2023年4月至12月组织辖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改“坐堂待诊”为“送医上门”,采用“2+N”模式定点、定时开展,将每月第一周、第三周的周六统一作为固定义诊时间,提前向居民发布义诊活动时间地点分布图,其他时间各医疗机构可根据群众不同需求增加义诊次数,为群众在家门口看病就医创造便利条件,实现医疗服务零距离,进一步增强了党员干部服务群众、服务发展的意识,也让群众有机会在家门口享受优质的医疗服务,得到真真切切的实惠。

截至目前,淄博高新区卫生健康系统共开展义诊活动489场次,出动医务人员2323人次,服务群众24544人次,进行健康宣教22187人次,发放宣传材料28104份。其中上门义诊126人、收住院100人;开展手术57台次,减免患者费用330155元;开展健康教育大讲堂212场次,服务群众14759人次。

未来,高新区卫生健康事业中心将突出党建引领的凝集力,开展丰富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持续在为民服务的实践活动中锤炼党性、锻炼队伍,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张培 审核人:张建宁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