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品”提“质” 塑造新宝山 | |||
稳定 富裕 法治 活力 幸福 | |||
| |||
“四强”产业、“四新”经济、数字农业农村中心城市、“185”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党建引领、一网三联、全员共治”社会治理模式……连日来,淄博宝山生态科技园管理服务中心负责人结合实际工作,反复学习消化着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中的要点。宝山管理中心的发展思路更加明晰:坚决贯彻“七大品质提升走在前”行动部署,突出以“品质党建引领”作为总抓手,重点实施管理体制机制重塑、镇村经济和产业重塑、优化发展环境重塑、镇村干部作风重塑四大工程,聚力打造“稳定、富裕、法治、活力、幸福”新宝山。
品质党建 融入基层建设“全链条”
党建是基层治理的“根”和“魂”,宝山管理中心聚力打造品质党建品牌,纵深推进一网三联工程,拓宽3+N平台功能,以点面结合、条块互动,构筑网格员、互助组、村居社区、包片包村、党委政府点、块、条、面形成网格布局,落实落细八小工程,集预警处置、研判分析、精准处置为一体的乡村治理体系。 品质党建为基层组织建设注入了强大的“红色动力”。将“一网三联”与江西道村3+N智慧公众平台有机结合,以线上带线下,充分调动党员和村民的积极性,形成动态管理、动态监督的同时,打造在线化、精准化管理模式;隽山村结合本村实际,按照“分布合理、便于联系、逐步拓展”的原则,划分了8个网格和36个微网格,网格包户,无遗漏、全覆盖,构成管理、服务、监督为一体的“一网三联”乡村治理新模式…… 强化重点工作推进、民情民意收集、村民诉求调处等网格体系建设,提升宝山管理中心矛盾调处水平和快速响应能力,激发党员群众参与乡村治理内生动力,全面实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实现社会管理能力品质提升。
品质村镇 融入经济产业“新场景”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工作和物质基础,而村镇经济又是产业兴旺多维体系的新表征与新引擎。 目前,片区之间、村居之间存在村情村貌和发展理念差异较大,发展不均衡、不协调的问题较为紧迫;可利用的资产与资金不足,特色资源挖掘不充分,市场信息共享不畅通,创新发展模式仍处于探索阶段;个别村委干部对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思想不统一、认识不到位,发展经济的能力不强、办法不多,内生动力发展后劲不足……如何下活“产业棋”,振兴村镇经济产业?宝山生态科技园管理服务中心负责人表示,要聚力提升镇村经济产业品质,整合优质资源,引入乡村振兴研究院,释放镇村经济新场景,布局产业发展新赛道,探索建设乡村振兴孵化器、众创空间,开设新经济论坛,构筑高能级平台,形成“一村一品”,培育村居造血功能,促进镇村经济、产业整体提升。
品质营商 融入环境提升“集成化”
如何优化营商环境品质提升?创新工作思路,用硬措施打造软实力,以“集成服务”化解“堵点”,以“开放、连接、协同”为引领,聚力破解营商环境建设中的突出问题,用最优的服务、最优的措施拓宽项目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优化时间保障、空间保障及干部保障,打造项目集成服务品牌。唯有画好跨界协同服务同心圆,围绕华侨城、储能谷、印象齐都、育奇谷等6个续建项目,以新理念、新物种、新作为赋能产业经济发展,运用区块链模式,整合全中心的人、事、物等信息,形成集党建、网格、政务服务等于一体的集成服务体系,实现项目服务想在前、项目沟通做在前、项目代办跑在前、项目进度干在前、惠企信息送在前,切实让落地企业享受到更加便捷高效的线上线下服务,变“企业四处找”为“镇村协同办”,拓展品质营商环境的“乘积效应”,打造宝山管理中心品质营商的金字招牌。 品质作风 融入实干巧干“优效能”
好作风就是战斗力,高效能就是竞争力。2021年,是宝山、卫固管理体制合并运行的元年,在宝山管理中心改革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重大意义。一年来,中心承担服务保障任务的项目业态更丰富、类别更广泛、内涵更充实,涵盖工业制造、高精尖科技、智能机器人、双创平台、新能源产业、物流运输、进出口贸易、文化旅游等行业,是高新区“三区一窗口”建设的重要承载区。两个片区合并后,宝山管理中心聚力提升镇村干部作风,坚定“三区一窗口”职责担当,践行严、真、细、实、快的工作作风,实干、苦干、巧干,紧扣“真心愿干、公心敢干、用心实干、匠心巧干”,从信念入手,破解“不愿干”;从担当入手,解决“不敢干”;从能力入手,化解“不会干”;从协同入手,解开“不善干”的问题,树立“以实绩论英雄”的鲜明导向,擦亮监督“探照灯”,放大组织“识别器”,高举考核“指挥棒”,推动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正确导向和良好氛围。 “所当乘者势也,不可失者时也。”宝山管理中心将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聚力打造“稳定、富裕、法治、活力、幸福”新宝山,向高新区建区30周年交上品质宝山的优异答卷!
责任编辑:徐勐 审核人:吕一男 | |||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