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动态>地方事业动态

姚仲明:领导黑铁山抗日武装起义的“将军大使”

发布日期:2021-05-24 15:30:21 浏览次数: 字体:[ ]

  编者按: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党史是最好的营养剂。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为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淄博高新区宣传新闻中心联合开启《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报道,追寻中国共产党人在淄博高新区留下的光辉足迹,在新的历史征程传承红色基因,讲好革命故事,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在开启新征程中凝聚强大的奋进力量。

  “起义队伍开始时只有3把步枪、8把大刀,武器差却屡战屡胜,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根本原因是共产党的领导。”3月23日,在淄博高新区黑铁山上,原黑铁山抗日武装起义纪念馆馆长王之谦,将黑铁山抗日武装起义主要领导者姚仲明的革命事迹向记者娓娓道来。


在师生间开展抗日宣传

  1937年10月,经党组织营救出狱的姚仲明,受中共山东省委派遣,来到长山中学以国文教员身份组织发动清河地区抗日武装起义。随后,中共山东省委增派鲁北特委负责人赵明新和红军干部廖容标到长山中学,他们3人组成党小组,姚仲明任组长。

  为了更好地争取和团结全校师生,加快武装起义的准备,在长山中学校长马耀南的支持下,长山中学成立了教学研究会。教学研究会以研讨时事为名,对全校教师有计划地宣讲共产党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介绍共产党的政治主张和当前的任务,研究如何发动群众、开展敌后游击战争等问题,逐步统一了教师思想。

  在此基础上,姚仲明、廖容标、赵明新把工作重点扩大到全校学生,组织学生分赴农村开展抗日宣传。赵明新等人奔赴长山、桓台、临淄3县交界处的黑铁山附近开展宣传抗日、发动群众、组建党组织等工作,筹备武装起义。不久,中共山东省委派杨涤生来到长山中学,向姚仲明等人传达了省委关于武装起义的准备、起义时机、武器筹集、部队初期的番号、给养等方面的具体意见。

  根据当时的形势,姚仲明等人决定以民众夜校的名义开办游击培训班。在马耀南的支持下,几十名乡村小学教师和学生从长山、桓台等地汇集到长山中学,参加了训练班,他们大部分是各地党组织选派的党员和“民先”队员。训练班结束时,党小组要求学员回到家乡,立即放手宣传抗日,抓紧时机组织抗日群众,并调查和搜集枪支,为建立抗日队伍做准备。


在黑铁山发动起义

  1937年12月24日,日军飞机轰炸长山城,国民党县政府官员纷纷逃跑。姚仲明和廖容标认为,国民党政权已经溃散,日军尚未进入长山,正是省委指出的发动抗日武装起义的最佳时机。当天晚上,党小组召开紧急会议,决定发动武装起义。

  鉴于黑铁山一带群众基础比较好,且有较多抗日骨干,地理条件有利,先把长山中学师生带到黑铁山上。此时,日军已打过黄河,姚仲明等人马上召开了在校师生动员大会。

  会上,姚仲明高声疾呼:“同学们,生死已到最后关头,‘国军’逃走了,国家的命运已担在我们的肩上。我们决不允许日本鬼子横行霸道。我们要以血还血,以牙还牙!我们应该下乡去,团结民众,创建一支抗日游击队。同学们,愿意跟我们上山的, 请自愿报名!”姚仲明话音刚落,许多师生纷纷报名。经过挑选,60多名师生跟随上山。

  队伍来到黑铁山下的太平庄,与先期来此筹备武装起义的赵明新等人会合。地下党员孙焕文等带领事先联络好的人员也前来会合。1937年12月26日,姚仲明宣布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五军成立,廖容标任司令员,姚仲明任政委,赵明新任政治部主任。几天后,马耀南来到黑铁山,决定成立临时行动委员会,马耀南任主任,姚仲明任副主任,廖容标、赵明新为委员,一切行动由临时行动委员会商定。其后,各地许多“民先”队员和爱国青年参加第五军。


三战连捷打击敌军

  1938年1月初,第五军决定夜袭被日军占领的长山城。为确保首战取胜,廖容标挑选了30多名干部战士组成突击队。1月8日深夜,突击队在廖容标指挥下越城墙入城,分头解决了4个城门的敌军,端掉了成立不到10天的伪维持会,俘虏伪军和伪维持会人员30多人,缴获枪支入17支。

  夜袭长山城后,廖容标和姚仲明率部队到达长山第六区活动,得知日军运输船只经常在小清河来往后,决定伏击日军过往船只。1月19日,廖容标率战士进至伏击地段。中午时分,一艘日军汽艇进入伏击圈。第五军战士立即开火,击沉日军汽艇,击毙日军12人。

  1938年2月4日,第五军在周村西部的白云山与日伪军展开激战,打退日伪军10多次冲锋,打死打伤日伪军100多人,取得了第五军成立后的第三次胜利。第五军的三战三捷,激发了当地群众的抗日热情,纷纷参加第五军。1938年春天,部队发展到30多个中队、2000多人。


新中国成立后出任大使

  1938年2月中旬,为了扩大游击区,扩大第五军的回旋余地,第五军决定兵分两路,一路由廖容标、姚仲明率三、四、五中队南下到胶济铁路以南的淄川、博山地区机动作战;一路由赵明新、马耀南率部分部队留在长山、邹平一带坚持斗争,继续壮大力量,相机打击日军。1938年春,廖容标、姚仲明率部活动于淄川、博山一带。4月底,廖容标、姚仲明率部返回胶济铁路以北的长山卫固一带,与北路部队胜利会师。第五军领导人召开会议,决定廖容标率基干部队仍然到胶济铁路以南活动,姚仲明留在胶济铁路以北地区做政治工作。1938年6月,第五军按省委命令整编为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支队,马耀南任司令员,杨国夫任副司令员,姚仲明任政委,鲍辉任政治部主任。

  1939年初,姚仲明调任八路军山东纵队联络部部长,后任八路军第一纵队联络部部长。9月,姚仲明赴延安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1940年至1945年,姚仲明在延安中央马列学院学习,任中央党校一部和四部文教主任。在延安期间,姚仲明与陈波儿共同创作了著名话剧《同志,你走错了路》。

  1945年9月,姚仲明遵从中共中央的决定,从延安回到了山东,历任山东解放区派驻联合国分署代表,军调部中共驻青岛首席代表,烟台市市长、市委副书记,潍坊特别市市长、市委书记,济南市市长兼市委第一副书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姚仲明先后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缅甸大使和印尼大使、外交部条约法律司司长、文化部副部长,对外文委副主任,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等职务。1999年12月26日,姚仲明逝世,享年85岁。

责任编辑:杨金辉 审核人:吕一男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