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邀调解化纠纷 公正高效获点赞 | |||
| |||
“真是太感谢你们了,帮我们公司要回了这笔物业费………” “感谢你,为我们公司要回了拖欠三年的货款………” 近日,高新区法院特邀调解员接连收到案件当事人送来的锦旗,他们纷纷为调解员们公正高效的调解工作点赞。 4名调解员齐上阵 架起业主和物业沟通的桥梁 原告淄博市某物业公司以拖欠物业费为由将某小区的80多名业主告到高新区法院,高新区法院立案庭收案后,考虑到案件涉及人数众多、影响较大,如果采用普通的诉讼方式,一方面增加了当事人的诉讼成本,另一方面业主和物业公司的关系特殊,不利于小区的整体利益。基于此,速裁诉调团队在接到案件后,法官果断采取调解的方式解决双方的纠纷,并对案情进行会商,制定了调解预案,明确了责任分工,团队法官靠前指导,四名特邀调解员分工协作,经过多次深入细致摸排,并与相关业主进行多次沟通交流,全面掌握了双方矛盾症结的所在。原来,由于缺乏必要的宣传,同时,双方缺乏有效的沟通,业主对物业公司的服务内容、服务标准以及收费依据等相关内容不了解,由此产生了不信任,业主们以物业公司不作为为由拒绝缴纳物业费。针对业主们反映集中强烈的问题,调解员们深入地了解了相关的文件、双方签订的合同等,最终认定业主们所反映的问题并非物业公司的服务范畴,因此不存在不作为的情况。同时,调解员们积极地向广大业主们释法明理,告诉其拖欠物业费是诚信问题,一旦物业公司起诉,日后会产生不利影响,经过特邀调解员多次不厌其烦的摆事实、讲道理,原、被告双方最终握手言和,相关业主已陆续缴纳了拖欠的物业费,纠纷得到了妥善化解。 三年欠款难追回 一朝调解化纠纷 另一个案件则是涉及淄博某光电公司与淄博某玻纤公司的合同纠纷案件。2017年,双方签订购货合同一份,约定淄博某玻纤公司购买光电公司产品一套,合同价款为136000元。光电公司按合同要求将产品运达并安装完毕,而玻纤公司仅支付货款40800元,后经光电公司长达三年的催促货款但迟迟没有答复,遂起诉至我院。在诉前调解的过程中,特邀调解员刘美云老师认真分析了案情,并及时与被告公司负责人进行电话沟通,告知被告企业负责人目前的诚信风险,以及纠纷一旦正式进入诉讼程序,企业需要承担的后果以及可能面临的困难。最终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在给双方当事人打了近百个电话之后,案件调解成功,被告全部还清拖欠货款以及相关的利息。“太感谢你了,刘老师,拖欠了三年的货款仅用了一个多月就有了结果,你们的工作效率太高了”!光电公司负责人说道。 近年来,为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司法需求,有效应对案件数量的持续增长,缓解办案压力,高新区法院以特邀调解工作为抓手,充分发挥特邀调解员的生力军作用,在法官的指导下,把非诉方式挺在前面,贯穿始终,深入推进“诉源治理”,切实化解案多人少的矛盾。自2016年9月份成立诉调对接中心以来,高新区法院不断加强对特邀调解工作的指导和组织保障力度,完善特邀调解员选任、培训、管理、考核机制,广泛吸纳具备良好沟通和调解能力的个人、仲裁员以及律师等加入到特邀调解的队伍中,以特邀调解员为主体,不断扩大调解领域,在诉前、诉中和执行阶段将纠纷委托或委派给特邀调解员进行调解。在此基础之上,今年,高新区法院还进一步优化了司法资源配置,全面推行“速裁+多元调解”的工作新格局,通过建立“速裁法官+调解员”的团队组合模式,使法官指导靠前,调解关口前移。同时,积极推进司法确认,确保调解工作取得实效,今年上半年,通过特邀调解分流案件841件,占全院新收民商事案件31%,调解成功案件449件,调解成功率达53%。 “当事人的感谢,不仅是对调解员的激励,也是对我们法院工作的肯定。”高新区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只有踏踏实实地为群众做实事做好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实际行动诠释司法为民,才是真正的担当。 | |||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