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动态>科技创新

陶瓷艺术与敦煌艺术盛世结缘
写在硅元“一带一路”陶瓷新品亮相之际

发布日期:2017-09-18 10:44:50 浏览次数: 字体:[ ]

   第十七届中国(淄博)国际陶博会已经成为淄博对接全国经济、世界经济,助力传统陶瓷产业加快向个性化、品牌化、高端化迈进的重要平台。在陶博会开幕当天的艺术盛宴中,最引人注目的无疑是山东硅元新型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敦煌艺术研究与应用"设计新品发布会上“一带一路”主题光耀盛世系列餐具的惊艳亮相,这是硅元公司继国宴用瓷"中华龙"之后,推出的又一套陶瓷精品。
   光耀盛世新境界

   瓷器是中国人的发明,中国瓷器曾有过辉煌的历史。改革开放后,我国的陶瓷产业也逐步从低谷走向新的高峰。山东硅元新型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作为陶瓷行业的一员,经过近六十年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来,在技术创新方面不断探索,取得了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技术成果。
  今年2月,敦煌研究院为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将敦煌文化艺术更好的应用于现代艺术设计领域,经国家艺术基金批准,“敦煌国家创意设计人才培养”项目立项。山东硅元新型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青年设计师毛晓东有幸作为全国范围内招收的26名设计学员中唯一的一位陶瓷设计师,光荣被敦煌研究院录取。这次亮相的“一带一路”主题光耀盛世系列餐具是毛晓东在敦煌研究院系统学习、实地考察、临摹莫高窟壁画以及在英国皇家传统艺术学院教授指导的基础上创作的作品。它是通过陶瓷这一载体,对“一带一路”主题进行文化艺术与技术的表达,试图创新出既有时代气息又有传统文化内涵的陶瓷作品。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理事长杜同和说:“硅元公司作为中国陶瓷的典型代表,享有‘当代国瓷’的美誉,本届陶博会推出充分吸纳敦煌艺术的‘一带一路’陶瓷新品,为盛会的举办增光添彩,是硅元公司在设计理念和产品风格上的一个重大突破,充分体现硅元公司强大的创新能力。”

   面壁精研四十天

   发布会结束后,记者第一时间采访到“一带一路”主题光耀盛世的设计者毛晓东,下面我们就听听毛晓东的故事。
  近年来,毛晓东的陶瓷设计主要还是立足于传统文化领域,努力去构建现代设计语境、传统文化的意境。“对于唐代,我一直想做一些关于敦煌、西域的作品,对唐代的文化艺术一直特别的向往,尤其是对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艺术元素,总想应用在我们的陶瓷设计之中”。为此,毛晓东还确立了一个主题——“阳关三叠”,一个非常有韵味的一个题目,令人想到音乐的悠扬,毛晓东总想用琵琶这一文化交流的载体进行再设计,创作了一套温酒器,与“物华天宝”的唐代瑰丽气魄相比,又显得过于单薄,但一直念念不忘地想要做一套系统的东西出来。
  2017年2月,毛晓东对敦煌艺术进行了系统的学习,实地考察,临摹莫高窟壁画,将敦煌艺术元素与色系进行了整理,为后面的设计做积淀。五千里的跋涉,四十天的临摹,回到公司,他在公司领导的支持下开始了《光耀盛世》系列餐具的设计创作。
  在两个半月的时间里,共设计、制作了三十多款新器型;创作了一款主题装饰画面与十多款相配套的装饰画面,并赶在陶博会之前,做出了成品。“这两个半月,用‘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来表达,毫不夸张,这是对我们团队的考验,也是我们的一次涅盘之旅。”面对作品,毛晓东只有感恩!
只为心中的“瓷缘”“敦煌艺术研究与应用"设计新品发布会上,当"红盖头"掀起,人们看到,这套作品的画面以莹润的蓝绿色及金色为主,融入了凤穿牡丹、航海船队、九色鹿、九层楼等诸多敦煌艺术元素,画面丰富故事性强;造型也独具匠心,酒壶是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五弦琵琶,筷架是立体的敦煌壁画纹饰,盘盖盖纽是敦煌艺术中重要的忍冬纹造型,细节尽显敦煌之美。
  设计师毛晓东告诉记者,这次设计从器型到画面进行了系统的设计,在元素与色彩的使用上,也力求在统一的风格下,凸显不同地域与民族的审美风貌。器型的设计上,主要吸取中国传统造物的优美形制,例如碗、盘的设计,吸取了唐代金器的造型特色,制成五瓣葵口形;立面产品造型以琵琶——这一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为设计原型,设计了清音酒壶与清音酱醋壶;茶具的设计采用传统弧线的优美造型,公道杯则大胆应用希腊陶瓶的造型,中西结合;筷子架与椒盐罐等造型,是通过将敦煌壁画的二维画面元素设计成三维立体的形体。画面装饰以金色和蓝绿为主色调,主画面设计凸显"一带"与"一路",并融合传统凤穿牡丹与九色鹿本生进行装饰。碗、盘等器皿的装饰则根据器型进行了大量细节装饰,繁与简的对比,传统元素与现代形式的融合。
  山东硅元新型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殷书建在新品发布会上表示:“陶瓷作为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产业,最好的传承就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硅元瓷器作为国家用瓷进入中南海已有30多年的历史了,我们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在‘弘扬中华陶瓷文化,开创现代陶瓷未来’的道路上,为中国陶瓷的创新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张志东 王熙雅)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